
九降風這個片名說起來還挺有趣的
英文片名為Winds of September
即便看完了九降風
我還是不知道這個片名所要代表的意義
就讓我們將片名忽略吧:)
故事以1990年代的校園為背景
敘述新竹竹東高中七男二女高中時的青春年華
片中對話以寫實的方式呈現
雖然髒話跟垃圾話占了不少
但看到竹東高中的藍制服
就讓我想起了那安靜吊掛在衣櫥內的藍制服
九降風採用新生代演員
我真正認識的也只有危險心靈中的紀培慧而已
最近國片似乎很流行混血兒演員
九個要角中就有三個是如此
今年國片強烈席捲台灣電影市場
九降風也因金馬獎原著劇本的加持
讓我在2008的年底發現了它
鄭希彥雖然是學校的麻煩份子
在師長的眼裡早已被貼上了壞學生的標籤
說穿了
不過就是愛玩了點
至少沒幹下什麼壞勾當
而底下的小跟班
從高三到高一都有
只能說他很有人緣
因為不是黑社會
所以就跟罩不罩就沾不上邊了
還有....
他也挺愛面子的
小芸知道阿彥愛在外面亂搞
卻沒有因為難過而捨棄了勇敢面對
最後那封沒有送出的情書
依舊讓故事畫下了句點
小湯喜歡小芸卻說不出口
常藉著課後教小芸數學
然後回家性幻想
小湯因故幫阿彥擋了黑社會而產生了不開心
但小湯重情重意的表現實在讓人覺得好傻
超人愛幫阿彥打掃
也提醒了阿彥小湯跟小芸走的很近
算是阿彥底下蠻正直的人
沈培馨為了讓阿昇跟胖子不要誤入歧途
所以帶他們加入了管樂社
目的其實只是想多接近阿昇
但最後卻在偷車事件下結束了
胖子真的只是個甘草人物
光是搞笑就讓他夠出風頭的了
阿昇說穿了就是個小弟
自以為替人扛下了罪就是有義氣的表現
林博助除了那台顯眼的NSR外
算是這些男生中的老鼠屎吧
偷車在這個年紀也的確蠻常見的
而阿行算是裡面我最欣賞的人物了
除了長的更有大哥的架勢外
他所謂的義氣跟小湯是很不一樣的
會讓我覺得
他真的是一個朋友
而不是單純的玩伴
看完九降風後
感觸很深
內心不斷的吶喊
片中的劇情寫實貼切
更喚起了高中時好哥們間的革命情感
我不是一個愛作怪的人
到了高三
也許是壓力使然
只想跟著大家眼中的壞學生玩耍
也開始了我這輩子的翹課生活
無聊翹個國文課或廢課(誤!)
翻山越嶺到外頭打個CS或撞球
然後再大搖大擺的以病假為由回校
偷偷喝啤酒也是一定要的
雖然我不抽菸
但還是跟抽菸的同學一起行動
這大概是我不排斥抽朋友二手菸的原因吧
探索學校的死角
也是我很常做的事
說起來
現在很多會做的事
都跟高三時期的我脫不了關係呢
至於感情世界....略XD
還記得高中剛畢業時
大家忙著聚會的模樣
現在的熱情似乎降溫了不少
人愈來愈不好約
自然也就漸漸淡忘了過去這段美好的回憶
九降風這力道
卻不得不讓我去想起
內心的澎湃
久久無法平復
感謝九降風讓我回到了過去
話雖如此
我還是得繼續向前走
停滯在過去的漩渦裡
也只是讓人徒增傷悲罷了
九降風最讓我無法理解的是
1996年黑鷹事件爆發後
讓中華職棒蒙上了一層陰影
球員人人忙著自清
我也自此不看中華職棒
更別說那些有涉入簽賭的球員了
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值得同情
制度面也好
管理面也好
各球團及聯盟絕對無法卸責
但陰影卻一直持續到現在
今年黑米事件的爆發
中華職棒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
九降風中的七個男生要角
正是當年時報鷹的球迷
也把廖敏雄當做偶像來看待
我在想
劇情這樣的設定
是否有誤導影迷之嫌
很多時報鷹迷一直認為不該苛責球員
反倒怪罪到球隊的管理上
但簽賭收錢打假球事實為真
實在沒有在多年後替他們平反的必要
廖敏雄當年被冠上棒球王子的封號
黑鷹事件後跑到對岸教棒球
最後還是被人趕了回來
是不是事過境遷
人們漸漸忘了這段往事
就可以讓廖敏雄重拾英雄般的對待呢
片中這些男孩也只認為球員打假球
卻只是消極的離開球場
最後小湯捧著假簽名球到屏東找廖敏雄
廖敏雄大棒一揮....
這代表著是什麼?
值得大家省思
大家可別忘了我
我可是九降風的監製呢XD